这是一个创造长牛的机会!调整新能源上游、军工、新基建布�

发布于:2022-05-24 16:24:11 阅读: 评论:16 来源:基金交易见解

国君策略:金九银十,续演拉升行情

大趋势判断:震荡时间不长,然后拉升。7月底以来,市场在两轮政策风险震荡中失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本周,市场在逐渐卸下风险担忧的负担后,再次触及3600点。我们认为,在对分子盈利压力的充分预期下,对下半年宽松步伐的超预期以及背后无风险利率的下行,将是推动后市继续上涨的核心力量。

对于高水平的技术成长,资本对其高景气度和微观竞争格局的边际变化越来越敏感。但考虑到主轨景气上行趋势的延续和总需求的弱复苏,盈利优势依然突出。目前需要追逐主力趋势下的熵增机会。无风险利率下行,行业趋势领先的轨道仍是上攻首选。投资重点仍是高景气度和性价比,持续推荐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两大超级赛道配置机会。周期中的景气方向是在钢、铝、玻璃的供需格局有所改善的轨道上。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顺周期板块中,考虑到下半年基建地产投资数据有望修复,在水泥、工程机械等典型顺周期品种需求预期较低、水泥供大于求的格局尚未得到实质性改善的约束下,目前仍需进一步观察,最佳投资时机尚不具备。

重点行业推荐:1)产业周期向上:光伏/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设备;2)券商/银行/房地产;3)新的基础设施;4)周期性生长的品种:钢/铝/玻璃/轮胎等。

中金策略:A股风格再均衡

本周市场最显著的变化是,8月份PMI有所下降,“向下增长”的预期更加广泛,而市场对“稳增长”的预期有所升温。从历史经验来看,在经济增速下行趋势较为明确,政策逆周期调整仍不明显或不够宽松的情况下,指数层面的表现往往较为平淡,一些与“稳增长”相关的板块可能会有阶段性表现。

建议短期配置进一步平衡,景气增长轨道短期控制节奏;适度添加整体估值较低、边际改善预期悲观的优质“老白马”。从中线来看,中期风格仍将是“成长型”,部分优质公司的调整可能带来抄底机会,从中报的产业走势、资本支出、利润高增长等基本面情况,宏观政策的稳中偏松以及产业政策仍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来看。

建议:短期内控制景气度,配置更加均衡。1)高景气度的产业链,在国内具有竞争力或成长性:电动汽车产业链、光伏、科技软硬件、电子半导体、部分制造业资本品等。估值趋于偏高,短期波动加大,若近期有明显调整,可逢低吸纳;2)泛消费行业:泛消费中自下而上的选股,包括日用品、家用电器、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医疗器械、轻工家居等。

信策略:风格均衡转向切换的四个信号在逐步显现

上市公司交易信号、政策信号、经济信号、行为信号的逐渐出现和积累,预示着市场风格平衡将逐渐转向风格切换。9月是布局四季度市场的最佳窗口期。在配置上,建议保持增长与制造业和价值消费的平衡,重心逐渐向后者转移。

关注一些具有结构利好或结构性成长特征的周期:锂等有色金属、化工、金融龙头

行业对比:详细解释低需求和高成本之间的性能。1.十二个新兴赛道:半导体、光伏、CXO、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是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较高的;从行业趋势来看,光伏、医疗信息化、医美、半导体收入增速连续第四个季度增长;在研发方面。d强度,医疗信息化,5G,半导体最高。2.涨价周期产品:“供给收缩”支撑高景气,三个观察信号指引后续盈利走势,从产能收缩和ROE创历史新高来看。

高景气是化纤/化学原料/钢铁/玻璃/工业金属。3、设备制造业:成本与需求双重挤压下的应对,通过向下游提价、产能扩张收敛、控制费用等方面减震冲击,通用机械/电源设备/军工更佳。4、消费及服务业:必需消费承压、可选消费有改善迹象(纺服、汽车),服务业仍在底部(旅游、物流相对更优)。

  安信策略:逢调整布局新能源上游、军工、专精特新“小巨人”、新基建

  中报季行情结束后,前期热门赛道进入休整阶段,而随着稳增长预期的提升,基建链、金融地产链等低估值板块近期表现强势,市场表现为风格再平衡和“高低切换”、“大小切换”的状态。A股投资从年度角度看,最关键的是高景气度投资,这是由资金风险偏好、预期收益率、考核期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看一个季度到半年左右维度,以宁组合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产业链尤其是上游、光伏产业链尤其是上游,军工等依然具备显著景气优势。短期在交易层面,可以适度关注低估值板块中受益于政策宽松的方向。

  1) 高景气:继续看好,逢调整布局:新能源上游(包括相关有色、化工等)、军工、专精特新“小巨人”、新基建。2) 低位置,关注的交易性方向:钢铁、煤炭、券商、建筑、地产等。

  海通策略:独乐乐走向众乐乐,携手迈向新高度

  最近A股已经连续33个交易日成交额破万亿元,最近一周成交额均值达到1.5万亿元,而前28个交易日均值为1.3万亿元,可见近期市场成交额开始放大。这是市场向上突破的特征之一,即从独乐乐走向众乐乐,携手迈向新高度。

  核心结论:①7月以来市场几乎每日成交万亿以上,上证走平、行业涨跌分化明显,公募和外资均明显调仓。②宏观政策转向宽松,上市公司ROE望继续回升至22Q1,微观资金持续流入,新一轮上涨渐渐展开。③市场从独乐乐走向众乐乐,兼顾硬科技和基建相关制造,并重视洼地的金融地产。

  兴证策略:百花齐放进行中,科创长牛颠簸是机会

  维持下半年“宏观有惊无险、A股先抑后扬”的判断。短期可能仍有颠簸,但随着稳增长、稳就业压力加大,政策宽松逐步明朗,A股正逐渐进入由先抑到后扬的过渡期,市场也呈现百花齐放。而对于机构投资者,更建议立足长期,围绕科创大方向及其拉动下的新需求积极布局。

  投资策略:拥抱长期、拥抱大方向,以长打短。继续逢低布局以“专精特新”与科创“小巨人”为代表的优质成长核心主线。1)高端制造(半导体产业链、军工产业链等),2)新能源链条(新能源材料、锂电设备、新能源车产业链、智能驾驶等),3)AIoT(计算机、通信、电子),4)生命科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种子等)

  招商策略:类“资产荒”再现,四大逻辑把握投资机会

  2021年7月的数据综合评估,经济逐渐进入到“类资产荒”的状态,房住不炒以及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使得“含权理财”——包含权益类资产的理财和基金产品需求量将会持续增加。但综合考虑业绩趋势、当前流动市值、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以及前期行业和风格表现等一系列因素我们认为,A股出现普涨普跌的概率仍然较低,市场仍然以结构性,细分行业和赛道的机会较多。

  参照历史资产荒下投资逻辑和本轮的特征,预计“财富管理”“流动性驱动”“稳增长升温”“绩优现金牛”等四个投资逻辑及对应资产将会迎来机会。对应行业可以称之为“券商军工计算机”“建筑地产和电力”加绩优现金牛公司,风格方面,在整个类资产荒状态下,大盘价值和小盘成长呈现轮番表现的特征。综合来看,四季度大盘价值占优的概率更大。

  开源策略:建议优先布局券商、银行、房地产

  在中上游周期股出现大幅上涨后,投资者会惊讶地发现,估值扩张并不明显,盈利增长贡献了主要收益来源,与历史可比区间PB水平定价普遍不足;如果考虑到ROE水平的反弹后长期收益率应该向ROE回归,行业指数层面普遍还有50%以上空间,当然这个过程应该是长期的,后续“顺周期”将是板块行情继续的催化。

  当下大盘股跑输,上证50/创业板估值差已经达到历史低位。随着整个宏观风险逐步释放,信用条件的修复,“总量相关”的板块有望迎来修复,但是考虑到估值水平,消费类板块反弹空间有限,大金融板块与建筑板块将是拥有更高预期收益率的选择。与2014年不同的是,当下金融板块2季度业绩表现优异,此前担忧更多来自于“预期层面”,而预期的修复本身就是最好的驱动。

  市场从总量中性转向乐观,投资者当下应该积极左侧布局4季度价值回归行情。对于创业板而言,自我们审慎判断以来已经下跌7.6%,仍有回撤空间,相对收益跑输是最大风险。指数/风格/主题上,推荐:上证50/中证红利/中字头。在行业选择上,基于我们的长期三条主线,我们建议投资者优先布局:券商、银行、房地产、建筑、煤炭、钢铁、有色(黄金、铜、铝)和船舶制造。

  国盛策略:上游仍是高景气方向,成长价值将继续收敛

  虽然存在业绩兑现压力,但目前上游仍是景气确定方向,结合盈利顶后历史经验给我们的启示,在分子端韧性延续,且相对业绩优势依旧明显的背景下,继续看好上游周期股的表现,重点推荐煤炭、石化、铝/铜、钢铁以及水泥。

  成长单边占优的趋势已经转向,未来1个季度内,(货币宽、信用紧)—>(货币、信用双稳)的趋势变化是相对确定的,对于价值股维持逐步增持的建议,大消费推荐汽车、次高端白酒、小家电、纺服、医疗服务、CXO;金融推荐券商、零售型银行。

  关注新基建发力方向,重点关注新能源基建(光伏、风电、储能、特高压)、国产工业软件、通信设备等。

  后市攻略

  八大机构论市:金九银十 续演拉升行情

  机构论后市:9月是布局A股四季度行情的最佳窗口

  开源策略:价值回归将主导市场4季度行情 真正的周期已经开始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