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分酒类中除了白酒 还有哪些酒可以添加?

发布于:2022-06-08 09:46:50 阅读: 评论:16 来源:理财经验

【阅读提示:本周本订阅号将推出“非白酒”专题,七篇文章讲解非白酒板块。欢迎继续关注。下周将推出“软饮料”,敬请期待。】

在a股市场,“酒”投资一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一方面,整个白酒市场的收入规模越来越大,二级市场的投资价值也较高。另一方面,白酒是整个酒行业唯一的白酒,重仓白酒的基金经理在过去几年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易方达基金、景燕春等。在袁林、柳峰等地公开发行股票。在私募方面,都是靠大量囤积高端白酒实现了高超额业绩。但啤酒、黄酒、白酒以外的酒类表现极其惨淡。如果看过去十年的收益表现,白酒以外的酒类细分品类都差于大盘指数沪深300,行业内基本没有超额收益。其中,黄酒比葡萄酒更糟糕。从整体指数来看,葡萄酒基本呈下降趋势。黄酒虽然中间有所反弹,但还没有回到2015年的高点,基本是十年一套。

除了白酒,还有哪些酒有投资价值?

在“消费之冠,能否续辉煌?”本文分析了白酒基金的投资价值。但除了白酒,啤酒市场在细分的酒类中确实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和投资价值。为了验证这个结论,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第一,市场规模和业绩。按照申万行业分类,a股黄酒成份股有5只,总市值约300亿;黄酒有三只成份股,总市值200亿左右;啤酒股7只,总市值约2500亿,其中重庆啤酒(600132股)、青岛啤酒(600600股)在500亿以上。

其中,黄酒具有很强的地域属性,江浙沪市场份额在80%以上,市场份额不断萎缩,长期投资价值较小。

红酒曾经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市场。逻辑是中国红酒的平均消费水平比西方小很多。但在实际操作中,红酒所附带的文化属性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些格格不入。由于原产地的因素,国产红酒不具备进入高端市场的条件,所以葡萄酒龙头“张裕”的业绩比较惨淡,基本代表了中国红酒市场的发展。

虽然啤酒整体表现长期差于大盘的宽基指数,但自2020年3月疫情最低点以来,一直有不错的行情,可以简单分析其投资价值。

二是从收入情况看。在白酒市场,白酒的营收从2015年的66%增长到2020年底的80%。啤酒的营收规模在2015年从29%到17%,其他酒类的营收相对较少。虽然啤酒收入占比逐渐萎缩,但在白酒市场仍能占据一席之地。

更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啤酒在整个白酒市场的收入占比将止跌回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开啤酒市场的想象空间。

border:1px solid #000;' src="http://i4.hexun.com/2021-10-29/204628848.jpg" style="max-width:600px;">

  三是从收入增长的角度看,啤酒受益于消费升级,龙头企业采取了高端化战略,虽然销量减少,但相比之下提价策略保证了营收和利润的增长,近几年市场整体也都保持了一定的增长。

  因此,整体来看,除了白酒之外,啤酒市场具备一定的投资前景和价值。

  哪些基金在投资啤酒

  和土生土长的白酒的不同,中国啤酒的生产技术主要由国外引进而来的。但是在发展阶段上,啤酒和白酒很类似,目前都处于量减价升的阶段,啤酒产销量自2013年起逐渐下降,行业走向去产能的道路。

  在这样一个缩量的市场中,行业龙头的优势显著,头部啤酒企业如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珠江啤酒(002461,股吧)、燕京啤酒(000729,股吧)增长的逻辑在于市场份额的提升。因此啤酒厂商的渠道管理、市场推广、品牌、销售等要素成为竞争中的关键因素。

  在龙头企业引领啤酒市场的情况下,机构对于啤酒市场也主要是布局头部啤酒企业,特别是青岛啤酒和重庆啤酒。

  以2021年三季度为截止日期,同时持有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的基金主要是消费或食品饮料行业的主动管理基金。同时,我们将基金中啤酒企业市值占比定义为“含啤量”,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在限定“含啤量”较高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简单对比这几只基金的投资价值。

  从风险收益的角度考量,建信弘利的夏普比率最高,超额业绩也比较明显。对投资者而言,投资的性价比也最高。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由公众号“苏宁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封面图来自壹图网。

  (我们精心筛选了“非白酒”相关股票名单,内附30余个分析指标,可在“苏宁金融研究院”公众号后台回复“进群”,扫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入群免费获取名单。)

  编辑:孙江永 毛德芬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飞速成长”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苏宁金融研究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爱自屋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