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资的角度看 买保险的人都傻吗?

发布于:2022-06-09 09:25:46 阅读: 评论:15 来源:理财经验

现在的生活节奏真的太快了!

想走风火轮,勤工俭学三两天就能入门,投资赚钱短时间就能看到效益.

这么快的节奏,谁能不焦虑?别的不说,我也想在风险的保险上做个快速的打算,也想有个短期的回报。

但我想说的是,千万不要从投资的角度看保险!

为什么?接下来我要说的,可能会颠覆你之前的认知。

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几个问题:

保险赔钱吗?

对于一个懂得投资的人来说,要保险做什么?

如果保险对用户有价值,为什么口碑这么差?

01

保险是亏钱买卖?

投资,我们都知道,就是投入一定的资本,使资本不断增值,获取利润。

无论是买房、买股票,还是买基金、股票、国债等。都属于投资。

而保险,说白了就是大家通过一纸合同,同意把个人的一小部分钱放到一个池子里。

这样,如果有人遭遇不幸,就可以从池子里拿出一笔钱作为赔偿,就像大型的“互助会”一样。

如果用投资的眼光看,保险未必是亏钱的。

想想吧。花钱买保险,万一出事就亏了。不出事就拿不回来了。那不是亏吗?

不想赔钱,就得出事。你会得到一笔钱的赔偿,这笔钱是你所付保险费的十倍甚至几百倍。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利。代价是付出你的健康。是不是很可笑?

所以,你得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保险。出发点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02

地基不稳,金字塔就垮了

既然不能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保险,那么保险还有意义吗?

很多人觉得保险赚不到钱,不如投资,多赚钱。是不是很甜?

一个成熟的投资者,是绝对不会这样看问题的。

我见过很多家庭,把所有的闲钱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说实话,这样做很危险。真的不推荐。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分散风险。

所以,提前规划好家庭资产非常重要。只有四账比例合理,可进可攻,可退可守,家庭资产才能长期稳定增长!

这里建议大家可以参考《标准普尔图》 3354,按照全球10万中产家庭的资金配置模式,总结一下资产的配置。

简单地说,一个拥有健康资产的家庭应该把钱存入四个账户:

第一个,花钱账户。

把未来3-6个月要用的钱放入银行卡或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方便随时支取,占总资产余额的10%左右。

第二个,保障账户。

保险管理家庭成员的人身风险,即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寿险,最高20%。

专款专用,防范突发状况对家庭财务造成“永久性损伤”。

第三个,增值账户。

家里没用的闲钱多放在年金、增加寿命、基金定投等地方,保证长期、安全、稳健、复利、增值。约占余额资产的40%。

第四个,投资账户。

这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账户,因为投资可能赚钱,也可能赔钱。比如股票、外汇、期货等。一般占不超过30%。

以上四个账户,如果出了问题,会给家庭资产埋下安全隐患。

有些家庭的安全账户里没有钱,但他们在股票和教育上花了很多钱。

>  将来一旦遭遇大病或意外,很可能危及家庭资产,卖房卖车,四处欠债,一夜回到解放前。

  所以,如果把家庭理财比作一个高高的金字塔,那么,保险才是理财金字塔的地基。

  只有地基稳了,塔身才会安全。

  03

  保险名声差在哪儿?

  同样是金融产品,为啥保险这么不受待见?

  这个问题,应该归结于传统的销售模式,买的人不懂,卖的人也不懂。

  以前绝大多数人卖保险的目标只有一个:搞业绩。

  他们通常拽着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讲讲人情、拉拉关系就成交了一单,根本不管对方是否需要、健康状况是否允许、理赔会不会受影响。

  结果就是,“保险骗人”、“保险交钱容易理赔难”、“老人存款被骗买保险”、“一人买保险,全家 XXX”……

  导致负面的呼声越来越高,整个社会都跟着买单。

  不仅大多数人对保险抱有成见,对保险销售人员也产生了反感。同时也让很多人失去了在最好的时候,用保险来做足保障的机会。

  好在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差,如今,不仅可以在网上咨询保险,研究合同条款,还能进行多方位对比,挑选到性价比最高的保险产品。

   最后就一句话: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保险不但不蠢,反而是成熟交易者的必修课。

  有任何保险问题,记得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统统帮你解决。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送惊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胡子说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爱自屋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标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