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正在升级 请稍后再试!
内容正在升级,请稍后再试!
2021-03-31
上海银率基金推出了不少产品,试图改变权益类的弱势局面,但基金市场及其发展现状并不乐观。
作者/蔡海东
生产/每日财务报告
3月15日,a股市场跌多涨少。共有2525只上市公司股票下跌,而只有1567只股票上涨。日前,控股集团股价呈现小幅回暖趋势。当天就“跌回原形”,使得股票型基金跌幅不变。同花顺(300033,股吧)数据显示,基金市场近一个月跌幅超过20%的产品有388只,跌幅超过10%的产品有3275只。自2月18日以来,基金指数从7830点跌至7140点。
在基金大规模回调的背景下,上海银行基金仍在发行新产品。日前,上海银率基金推出6只新基金,其中5只为混合型产品,1只为债券型产品。被提名的基金经理是高永、杨璐、尼堪和其他人。新基金的申购费用低于同规模的基金公司,仅有一只产品的费率高于0.12%。上海银行基金面临明显的筹资压力。
上海银行基金作为银行系基金公司,虽然有上海银行支持,但主要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股票型基金较弱,导致产品发展严重失衡。此外,上海银行基金近年来业绩增长压力较大,净利润持续下滑。有分析将其业绩下滑归因于权益类产品的拖累,但《每日财报》研究后发现,其业绩下滑其实是有隐情的。
存量债务发展严重失衡,股权表现疲软。
上海银行基金成立于2013年8月,由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其中上海银行持股90%。作为一家银行基金公司,在固定收益领域拥有宝贵的银行渠道和独特的优势。
上海银率基金在成立之初,就以固定收益产品,尤其是货币基金为突破口。至今未能摆脱固定收益占优的局面,权益类依然疲软。截至2021年1月20日,上海银行基金总规模为844.4亿元,其中债券产品规模为508.42亿元,货币产品规模为314.28亿元。以此计算,其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97.43%。
上海银率基金产品类型发展不平衡一直为外界所诟病。其权益类产品不仅规模小、业绩弱,而且品牌建设不足、知名度低。截至2020年12月底,上海银率基金混合型产品规模仅为15.89亿元,7只产品中成立时间超过1年的仅4只,2只新产品不足1亿元。
上海银行基金涉足股票产品相对较晚,2020年7月才发布上海银行中证500指数增强A/C。目前只有三款产品(包括指数型)。由于管理经验不足,投研能力较弱,股票型产品最近半年收益率不超过5%,在同类产品中排名靠后。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银行中证500指数增强A/C自成立以来一直亏损,A类收益率为-4.60%,C类收益率为-4.80%。
事实上,上海银率基金也有意改变股权发展的弱势局面。目前其推出的6只新基金中,有5只为混合型产品。然而,上海银行基金的命运并不好。目前基金市场大面积回调,投资者短期对基金市场持观望态度。
上海银率基金的权益类产品知名度不高,投资者对其认可度不足。即使降低认购费用甚至不收任何费用,仍然面临很大的融资压力。
投资团队不够强大,股票基金经理业绩不多。
截至目前,上海银率基金旗下共有39只产品,10位基金经理。从任期来看,其基金经理整体年轻,平均任期1年121天,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上述6只新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分别为高永、杨璐、尼堪等。其中,基金经理高永尤为特殊。高永工作了4年零79天,最好的回报率是13.57%。高永生于固定收益产品的管理。在此之前,他没有管理权益类产品的经验。不过,上海银行基金将上海银行和丰益的账户交由高永管理。
根据其简历,高永历任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产品开发与风险管理及货币经纪人,深发展资金交易中心自营债券交易员,平安银行(00001,股吧)金融市场部理财债券资产投资经理,平安银行资产管理事业部高级投资经理,随后在商银基金担任固定收益事业部投资总监及研究总监。自从高永成为基金经理后,他管理的所有产品都是固定收益产品。
沪银基金将权益类产品交给固定收益类出身的高永来管理,也反映了人才和投研实力匮乏的窘境。
此外,上海银行中证500指数增强A/C的基金经理为徐景源。徐静媛是一位新人基金经理。任期只有257天,流动资产3.7亿元。他任职期间最好的基金回报率是-3.81%。上海银行中证500指数增强A/C自成立以来一直由许景源管理,至今未能摆脱亏损,远低于同行17.55%的收益率。
除了上海银行中证500指数增强A/C,徐静媛还管理着上海银行核心成长混合A/C。
,这两只产品自其管理以来同样陷入亏损的泥淖中。权益短板拖累业绩?专户理财或为主因
近几年来,上银基金业绩持续下滑,净利润较高点已完全腰斩。2016年至2019年,上银基金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05亿元、1.05亿元、1亿元和7700万元。2020年中期,上银基金业绩下降尤为明显,仅实现净利润4900万元。
对此,外界有分析将其业绩下滑归结于权益类产品短板拖累,导致规模缩水,最终使得净利润大幅下滑。分析指出上银基金至今仍然严重依赖固收,但固收类产品管理费用较低,因此带来的收益有限。
不过《每日财报》发现,上银基金严重依赖固收确实不利于长期发展,但是业绩下滑却另有其因。
从历史业绩来看,上银基金在2016年尚能盈利2.05亿元,当时混合型产品规模也就2.20亿元,而股票型产品尚未涉足。2016年之后,权益类产品规模虽小,但整体还是处于波动上升趋势中,而业绩却持续下滑。以此推论,将权益类短板视为其业绩下滑的主因,或有偏颇。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经《每日财报》梳理上海银行年报后发现,上银基金资产规模自2016年以来就大幅下滑。2016年至2020年中期,其资管规模分别为1931.98亿元、1588.63亿元、1371.87亿元、925.71亿元和775.64亿元。上银基金资管规模除公募业务外,还涵盖专户理财业务,不过专户理财业务不对公众披露。
基金专户理财是指投资者将在证券经纪公司开立独立的进行股票交易的账户,然后把交易账号和交易密码交给专业的投资代理人进行投资操作的投资方式。
2016年,上银基金资管规模为1931.98亿元,减去当年公募规模534.11亿元等于1397.87亿元;2020年中期,上银资产规模为775.64亿元,减去当时公募规模530.81亿元等于244.83亿元。短短4年多的时间,上银基金专户理财规模大降1153.04亿元。由此可见,专户理财规模下滑才是导致上银基金业绩大降的主因。
上银基金新布多只权益产品,试图改变权益类弱势局面,但基金市场及其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上银基金面临明显的募集压力。对其后续发展,《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END
推荐阅读
功能性护肤品怎么看?
蔚来和理想的未来,哪个更值得期待?
聚焦周期反转后的电解铝
联系我们
内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联系电话:010-64607577 / 15650787695
投资者交流群:公号内留言微信号,由群主添加入群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meiricaibao
微博:@每日财报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财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爱自屋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文章
水针、热玛姬、光子嫩肤……这些医美界的热门项目,近年来受到了用户的追捧,尤其是一些年轻群体,但高昂的费用却成了阻碍。在此背景下,医美分期成为金融机构新的竞争赛道,美容机构
2021-03-31
据韩国媒体报道,因韩国前总统朴槿惠亲信干政入狱的三星第三代掌门人、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有资格获得保释,将于8月13日出狱。李在镕被判两年半监禁。截至7月底,他已服刑60%。
2021-03-31
“只有小人物纳税”。作家李军。华商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客服微信:hstlkf。华商攻略华商名人堂id: hstl8888图片:网络,画昆虫的创意世界上最富有的26个人拥有的财富是最底层38亿
2021-03-31
昨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说深圳年薪40万的工程师都不敢下馆子吃顿好的。知道2020年深圳平均工资10646元,最低工资2200元。年薪40万意味着月薪应该在3万以上。如果不算富裕,应
2021-03-31
发表评论